- 李达圣,MORIMOTO Kanehisa,TAKESHITA Tatsuya,吕玉泉
为探讨砷和 5 -氮胞苷对人淋巴细胞 DNA损伤及修复的联合作用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 (SCGE)技术比较研究了 5 -氮胞苷与砷同时和前后作用于人类淋巴细胞产生的联合毒性 ,结果显示 10 μmol/ L 5 -氮胞苷和 10 μmol/ L砷单独处理人淋巴细胞 2 h引起明显的 DNA泳动 (彗星尾 ) ,但两试剂引起的 DNA泳动 (彗星尾 )间无显著差异 ,5 -氮胞苷前处理与砷后处理 2 h引起的彗星尾与其单独处理组比较非常显著 ,砷前处理与 5 -氮胞苷后处理引起的彗星尾与其单独处理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但较对照组差异显著。 10 μmol/ L 5 -氮胞苷和 10 μmol/ L砷分别单独处理 2 h引起了人淋巴细胞显著的 DNA损伤 (链断裂 ) ,5 -氮胞苷与砷在对淋巴细胞 DNA的损伤上表现为单纯相加作用。 5 -氮胞苷前处理显著增加了细胞对砷的基因毒性的敏感性 ,或砷后处理显著增加了 5 -氮胞苷引起的 DNA损伤 ,5 -氮胞苷后处理 2 h显著抑制了细胞对砷所致 DNA损伤的修复
2002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毕华银
有关大骨节病 (KBD)有无小梁骨坏死病变一直存有争议。为全面认识 KBD的病理变化 ,本文在光镜下复查了本所尸检档案 2批共 16例的骨切片。按本文拟出的诊断小梁骨坏死的 3个条件 ,在第 1批 10 / 12例、第 2批 4 / 4例的众多四肢骨和中轴骨内检出小梁骨坏死病变。其形态特点是 :小梁骨坏死呈灶状分布 ;新近坏死者位于并存的骨髓血细胞坏死灶内 ,坏死崩解的骨碎屑与坏死的血细胞镶嵌存在、接触紧密 ;时久 ,骨碎屑显示“死骨”的形态改变 ,最终骨碎屑被包裹 ,位于囊肿内 ;小梁骨坏死灶外的邻近区 ,其固有组织结构自然存在。 KBD病尸内 ,小梁骨坏死是确切存在的 ,是 KBD骨内病变的重要组分之一。小梁骨坏死及并存骨髓血细胞坏死的原因不排除本病急性病毒性骨髓炎时继发 型超敏反应引起的可能性
2002年01期 5-7+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田欣,马超,陈莉霞,吴芳2002年01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鹏,郭雄,姚建锋,蔡乾坤,杜晓阳,康龙丽,曹晖,雷艳霞,陈凤石,耿冬,李广元
为观察和分析中药硼复方对摄入过量氟实验大鼠骺板软骨损伤的预防作用 ,将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过量氟组、中药硼复方预防组 ,实验后 10 w测定血清游离氟和骨氟含量、血清硼含量、胫骨纵径横径和重量、肋骨和肋软骨RNA含量 ,观察胫骨骺板软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 ,过量氟组大鼠血清游离氟和骨氟含量增加 ,胫骨纵径、横径减短 ,干重减轻 ,肋骨和肋软骨总 RNA含量减低 ,胫骨骺板软骨出现明显病理变化 ;预防组大鼠较过量氟组大鼠血清游离氟和骨氟含量降低 ,胫骨纵径、横径和干重及肋骨和肋软骨总 RNA含量明显增加 ,胫骨骺板软骨损害减轻 ,说明中药硼复方对过量氟实验大鼠骺板软骨损伤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002年01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文桂,陈雅棠,刘成伟,余登高,陈蕊
收集 2 0例肝吸虫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 ,用试剂盒分别检测血清 TNF- α,IL- 1β和 NO水平 ,结果显示肝吸虫病患者血清 TNF- α,IL- 1β和 NO水平显著升高 ,说明 TNF- α,IL- 1β和 NO可能在宿主杀伤华支睾吸虫和加重肝胆管炎症方面起重要作用。
2002年01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全合2002年01期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源,叶平,边建朝
采用酸解消化扩散法分解牛血清氟成份分析标准 ,以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和氟试剂比色法测定其总氟含量作为标准物质参考值 ,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准确度好、灵敏度高、空白值低等优点 ,可作为标准物质的定值方法使用
2002年01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跃新,李春山,杨进疆,姚华,王国荃,魏丽,吴顺华,康玲,刘开泰
为了解停止接触砷后砷对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心脏组织的长期影响 ,选择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尚未康复的慢性砷中毒患者 6 2例 ,同时以当地无饮用高砷水史、亦无砷中毒皮肤特征性病变的居民 80人为对照组 ,详细询问受检者的心血管病史并做心电图检查 ,结果显示慢性砷中毒组与对照组在心电图的异常改变率和各项心电图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别 (P>0 .0 5 ) ;年龄的增长和性别的差异对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和心电图参数无直接影响 ,但慢性砷中毒组的心室肥厚、心肌纤维化、心肌缺血和陈旧性心肌梗塞等异常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 ,说明砷对地方性砷中毒患者的心脏组织有一定的远期不良影响
2002年01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连方,郑宝山,王生玲,林勤,张玲
自 198 0年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一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后至 1999年 2 0年间我所在全疆共检查了 1192点 ,其中15 9处水砷≥ 0 . 0 5 mg/ L,占 13. 34%。北疆和南疆高砷水率分别为 14 . 73%和 2 . 86 %。高水砷带包括准噶尔盆地西南部艾比湖至玛纳斯河东岸地区 ,地方性砷中毒病区位于此带中部。 80年代早期在病区发现许多病人 ;高砷水多为深井水 ,砷中毒病人仅见于曾用深井水者。此外 ,在一些矿区如温泉县铜矿和钨矿泉水受砷污染 ,但三处金矿未发现砷污染。调查的 5个温泉水砷不超过 0 . 0 2 mg/ L,一处咸水湖水砷 0 . 175 mg/ L,同时天山中一处天然海子水砷为 0 . 37mg/L,四处旅游淡水湖水砷低于 0 .0 4 mg/ L。鉴于砷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 ,在新疆开发建设中应注意饮用水中砷的监测。
2002年01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郭晓尉,卢传华,骆效宏
为观察补碘对缺碘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了缺碘地区人群口服碘油前后的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和补体 C3水平变化 ,结果发现 ,补碘前缺碘机体 Ig A和补体 C3水平低于对照组 ,Ig G和 Ig M水平均显著高于补碘前的水平且高于上限的比例分别高达 38. 89%和 6 2 . 0 3% ,6个月时 Ig A和 Ig G水平又明显下降 ,提示补碘易于诱发缺碘机体的免疫反应 ,使其免疫功能增强
2002年01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万功群,傅斌,李登俊,刘新,赵中平,傅兆义,缪峰,赵长磊,李桂萍,陈锡欣,王培义,刘波
山东省自 196 2年发现有华支睾吸虫病以来 ,全省先后调查证实有 10 7个县 (市、区 )存在不同程度的流行 ,6 0~ 70年代人群感染率为 1. 5 1% ,乡村感染率为 1%~ 30 % ,85 . 7%的感染者为 15岁以下少年儿童 ,经过多年综合防治至 90年代人群感染率降至 0 . 3% ,91. 6 0 %的村感染率降至 1%以下 ,4 0 %的流行县未再查出感染者 ;81%的感染者为 2 1岁以上成年人。 80年代后 ,由于持续干旱少雨 ,75 %的沟渠、坑塘已断流干涸 ,90 %以上的河水受到污染 ,使华支睾吸虫中间宿主鱼、螺的生存条件和数量明显减少 ,鱼类感染虽比 70年代下降了 5 0多个百分点 ,但感染率仍在30 %左右 ,因 97. 9%的人改变了生吃或半生不熟的食鱼方式而减少了感染机会 ,山东省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传播条件日渐减少 ,其流行范围逐渐缩小 ,人群感染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0 . 3% ) ,基本达到控制该病的目的。
2002年01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马孝翠,周琳,孟献亚,熊传龙,安永清,李勇,刘小蓉,蔡生花,魏生英,陈黎林,杨佩珍,曹慧萍2002年01期 3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文林,雷霖,周本江,杨小走,熊永昌,杨恒
通过对云南省金平县的并殖吸虫调查和实验研究 ,证实了该地区的并殖吸虫虫种为斯氏狸殖吸虫 (Pagumogo-nimusskrjabini)。对该虫种囊蚴或后尾蚴在溪蟹体内分布及童虫和成虫在大鼠体内的分布进行了研究 ,认为云南的斯氏狸殖吸虫虫种特征符合国内其它省份的报道。
2002年01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娜比亚·加帕尔,张一朋2002年01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多龙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规定的抽样和检查方法 ,调查了青海省德令哈市、乌兰县、海晏县和河南县各一个调查点共 16 2 1名蒙古族人群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 ,检出寄生虫 12种 ,其中原虫 8种、蠕虫 4种 ,寄生虫总感染率为 35 . 0 4 % ,以蛔虫、结肠内阿米巴、贾第虫、蛔虫感染水平较高 ,受感染最重的人群为 10~ 14岁中小学生 ,应尽早采取措施 ,重点防治。
2002年01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汪元忠,许红星,徐立清2002年01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庆虹,冯锡光,李兆祥,杨卫红
1993~ 1994年 ,采集云南省大理州花甸坝牦牛血清 12 6份、大理市发热伴出血病人血清 2份、红河州元阳县发热病人血清 371份 ,用 IFA及 CF试验检测新疆出血热抗体 ,结果均为阴性 ,表明该两地可能不存在新疆出血热病毒的感染。
2002年01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潘珠,梁练,胡杰,戴广祥,梁秋光,刘小华,刘国勇2002年01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慰煌,麻浩祺,谢祥波,魏荣英,蔡景波,郑鑫杰,李曼丽2002年01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樊永贞
198 8~ 2 0 0 0年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鼠疫监测方案》的要求 ,对察右后旗的鼠疫动物病进行了系统的监测 ,结果在 13个年度中有 4个年度从长爪沙鼠体内查出鼠疫 F1阳性血清 ,1个年度检出鼠疫菌 ,说明该旗近年来存在鼠间鼠疫的微弱流行 ;在宿主动物中 ,长爪沙鼠 (5 9. 4 5 % )为优势种 ,达乌尔黄鼠 (2 . 98% )为常见种 ,布氏田鼠 (35 . 89% )呈岛状分布 ,为个别地带的优势种 ;在媒介昆虫里 ,方形黄鼠蚤、二齿新蚤、秃病蚤和光亮额蚤合计占 86 . 4 9% ,为广布种 ,近代新蚤、短跗宗眼蚤、角尖眼蚤占 11. 38% ,为常见种。
2002年01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秉臣,依拉音·买买提,雷刚,热娜·吐尔地,蒋继勇,古丽娜,徐也晴,艾尼瓦尔·外都拉,阿扎提·热合木,祖农·巴吾东
为观测土盐水加碘防治碘缺乏病 (IDD)的效果 ,1997年 6月开始在吐鲁番市阿其克村进行土盐水加碘防治 IDD现场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居民补碘率由 4 . 0 %提高到 80 . 1% ,盐水含碘量由 4 μg/ L 提高到 4 . 6 3mg/ L,食用加碘盐水的儿童尿碘由 41 . 1 μg/ L上升到 2 0 5μg/ L,甲状腺吸碘率由 6 3. 3%降低到 36 . 8% ;持续两年后 ,甲状腺容积由原来肿大的 10 . 6 3cm3缩小到 6 . 87cm3,甲状腺肿大率由 4 9. 8%降低到 6 . 6 % ,土盐水加碘前后各项检测指标差异均显著 (P<0 . 0 1) ;碘缺乏性甲状腺肿大治愈率 86 . 8%。土盐水加碘费用低廉 ,容易被当地政府和居民接受 ,补碘量适宜 ,防治 IDD效果良好。
2002年01期 45-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志辉,林曙光,余锦,王木华,夏亚平,林本翔,林兆和
为评价全民食盐加碘对福建省碘缺乏病的防治效果 ,于 1999年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法 (PPS)在全省调查了 30个县 12 0 0名 8~ 10岁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 (B超法和触诊法 )、 1196份盐碘、 387份尿碘、 70 2份新生儿脐带血 TSH。结果显示该群体甲状腺肿大率 B超法为 6 . 2 5 % ,触诊法为 4 . 2 0 % ,尿碘中位数为 2 0 3. 9μg/ L,合格碘盐覆盖率 6 5 . 1% ,新生儿脐带血 TSH大于 5 mu/ L者占 2 1.7%。通过四年以全民食盐加碘为主的干预措施后 ,碘缺乏病病情已明显下降。
2002年01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锋锐,李晓玲,玛丽娅,帕力旦,伊力夏提,叶尔肯,古丽娜,买力亚木,海啸,徐也晴
20 0 1年 3月以乡 (镇 )为单位进行了新疆居民户食用碘盐监测 ,共入户调查 17973户居民 ,其中食用碘盐的 124 78户 ,占 6 9.4 % ;食用非碘盐的 5 4 95户 ,占 30 .5 % ;北疆地区调查 76 72户 ,其中碘盐 6 4 37户 ,占 83.9% ,非碘盐 12 35户 ,占 19.1% ;东疆地区调查 12 0 0户 ,其中碘盐 74 7户 ,占 6 2 .2 % ,非碘盐 4 5 3户 ,占 37.7% ;南疆地区调查 910 1户 ,其中碘盐 5 2 94户 ,占 5 8.2 % ,非碘盐 380 7户 ,占 4 1.8% ,在不同地域环境中非碘盐的分布比例不同 ,由重至轻分别为南疆、东疆、北疆 ,有显著差异 (P<0 .0 1) ;碘盐食用率在 80 %以上的地、州有 8个 (5 0 % ) ,在 5 0 %~ 80 %之间的有 5个 (31.3% ) ,在 5 0 %以下的有 3个 (18.8% ) ,不同地、州间有显著差异 ;在调查的全部县市中 ,非碘盐在 30 %以下的有 4 7个 (5 4 .7% ) ,在 30 %~ 6 0 %之间的有 2 8个 (32 .6 % ) ,在 6 0 %以上的有 11个 (12 .8% )。结果提示新疆的碘盐普及工作还存在宣传、管理、监督等诸多问题 ,期待采取针对性强的有力措施
2002年01期 52-5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合木提·阿热克巴依,多力肯2002年01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水福
对遂昌县轻度碘缺乏病区防治 14年间的 7~ 14岁儿童的尿碘、甲状腺肿和居民户盐碘含量三项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尿碘自 1985年防治前的 38. 4 4 μg/g.Cr上升到 1999年的 4 75 μg/L,甲肿率由防治前的 2 5 . 0 8%下降至 1994年的 9. 0 2 % ,但以后即稳定在 5 %~ 10 % ,加大补碘量后反弹至 10 %~ 15 %。结果提示 ,食盐加碘应适量 ,并注意加强科学食用碘盐的健康教育。
2002年01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强,文海,丁生荣,曹有平
为及时掌握大骨节病情消长趋势 ,了解病情变化及动态规律 ,根据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要求 ,对我省兴海县大骨节病病区进行了连续三年病情监测 ,结果表明三年 X线检出病人 16 8人 ,总检出率为 4 1. 2 8% ,1998年、 1999年、2 0 0 0年 X线检出率分别为 31. 6 1% ,4 7. 97%和 4 6 . 5 1% ,病情呈上升趋势 ,2 0 0 0年 X线检出率跃居全国首位 ,说明大骨节病在兴海县唐乃亥乡流行仍十分严重。
2002年01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雅静,刘佩娜,廖琳2002年01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介湉,刘自远,刘明2002年01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兴德,龚正达,冯锡光,杨贵荣,罗大文,李义和,吴厚永
1997年 10~ 11月 ,我们对临沧地区永德大雪山自然保护区及临沧城区居民区、耿马城郊居民区和耿马城郊山坡耕作地等共分 8种不同生态环境 ,进行了小型哺乳兽类的调查 ,共获小兽 38种 14 86只 ,并对其进行了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小兽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生态优势度等多项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多样性指数最高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带(2 . 35 11)、最低为城市居民区 (0 . 4 2 36 ) ;优势度最高为城市居民区 (0 . 8180 ) ,最低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带 (0 . 12 27)。结合以往对该地区其它自然保护区的调查资料得知 ,该行政辖区共发现小型兽类 5目 12科 4 1属 6 8种和亚种
2002年01期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任旭栋,周义,张成有2002年01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玉明,张晓雪,黄赤忠,郅琦
为深入研究蜱媒疾病提供充足、有效的试验材料 ,建立一套规范的实验室人工饲养繁殖蜱类的技术和方法 ,将布旗法在新疆博乐林区采集到的越冬后未吸血的全沟硬蜱 (Ixodespersulcatus)成虫带回实验室 ,以家兔、小白鼠和灰仓鼠为该蜱的供血动物 ,将受精后的饱血雌性蜱分别放进 5 0个试管中 (φ2 0 mm) ,每管一只 ,编号 ,将装有饱血雌性蜱的试管放进温度为 2 2~ 2 4℃ ,相对湿度为 75 %~ 85 %的温箱内 ,观察产卵情况以及由卵→幼虫→若虫→成虫等各期发育蜕变过程。全沟硬蜱生活史各期经历的平均时间为 :成蜱吸血期平均为 7(6~ 9) d、孕卵期为 6 (4~ 7) d、产卵期为2 7(2 5~ 4 3) d、卵孵化期为 2 8(2 6~ 31) d、幼虫吸血期为 2 (1~ 2 ) d、幼虫蜕变期为 32 (2 0~ 4 3) d、若虫吸血期为4 (3~ 5 ) d、若虫蜕变期为 10 7(5 0~ 16 4 ) d,即在实验室条件下 ,全沟硬蜱完成其整个生活史约需 2 13d,提示该蜱在一年内即可完成整个生活周期 ,远短于自然条件下该蜱 3~ 4年的生活史 ;另外 ,用灰仓鼠和小白鼠作为成蜱的供血动物获得成功 ,这使实验室大量生产该蜱作为蜱媒疾病的研究材料成为可能。
2002年01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62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尹小平,彭定希,骄娃,叶瑞玉,黎唯,于心,彭拥林,唐朝辉,李东,皮拉里,童云
为贯彻《国境卫生检疫法》,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作者对阿拉山口口岸区内的医学动物昆虫进行了本底调查 ,2 0 0 1年 6月和 10月 ,在褐家鼠 (Rattus norvigicus)体表采获印鼠客蚤 (Xenopsylla cheopis) 2只(1♂ ,1♀ ) ,这是该蚤在新疆的首次发现 ,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2002年01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亚德卡尔·吐尔逊,艾力,提拉合买提,西丽波斯坦,波拉提阿布都热合曼,艾尔肯,热西旦,玛依拉,魏晗,赵国胜,程伊
为观察阿苯达唑乳剂对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对 71例包虫病患者用阿苯达唑乳剂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2 . 5 mg剂量进行治疗 ,以 B超影像特征判定疗效 ,连续服药 3个月复查一次 (1个疗程 ) ,各疗程间不停药 ,停药时的结果为近期疗效 ,停药后最后一次随访 (6个月~ 2年 )的结果为远期疗效。平均近期疗效 :有效率 85 . 9% ,治愈率5 2 . 1% ,无效率为 14 . 1% ;平均远期疗效 :有效率 91. 7% ,治愈率 83. 4 % ,复发率为 8. 3%。该药比其它抗包虫药物疗效高 ,不良反应轻 ,安全可靠 ,可成为治疗包虫病的首选药物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02年01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郭青2002年01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黎,王俊玲2002年01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姚志清2002年01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宇,王国荃2002年01期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贾汉2002年01期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饶实在,李卫2002年01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素华,刘佩娜,朱声华,张辉2002年01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勇,兰文发,曹丽红2002年01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慧2002年01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安宁,秦万龙,王鸿英,龚永胜2002年01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安守义,高玉宝2002年01期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必金,张艳,亚森·海力力,刘杰2002年01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参胜,马长安,刘慧兰,孙巧珍,邓建霞,朱东育
改饮低碘水 4年后 ,水碘和尿碘水平均降至正常范围 ,用 B超法复查 14名高碘甲状腺肿病例 ,其中 13名病例甲状腺容积恢复至正常水平 ,康复率为 92 . 9%。提示解除高碘危害后 ,原有高碘甲状腺肿病例是可以康复的
2002年01期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惠,李静,付婷霞2002年01期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翔华,陈彦霞2002年01期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