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春艺,李国君,张晨,李鹏高,杨慧,赵春礼,褚金花,张杰,张淑华
为探讨两种价态 (2价和 3价 )锰化合物对 SY5 Y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引起细胞凋亡的作用 ,选择了多巴胺能神经细胞 SH- SY5 Y细胞作为受试系统 ,细胞活力测定结果显示 Mn2 +和 Mn3+可依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而使细胞的存活率减少 ,但 Mn3+的细胞毒性作用高于 Mn2 + ,相差显微镜下观察 ,Mn2 +和 Mn3+刺激细胞 2 4 h后 ,细胞变圆 ,贴壁状态不好 ,HE染色得到相似的结果 ,在用流式细胞仪观察 Mn2 + 和 Mn3+ 的致凋亡作用中发现 ,不同价态锰均可引起 SH- SY5 Y细胞发生凋亡 ,但 Mn3+ 的致凋亡作用强于 Mn2 + 。
2002年02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马明跃,齐洪文,肖勇,李善龙,美日根特2002年02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师伟,郝玉庆,王国荃,刘开泰
为了明确氟对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和分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体外培养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 ,给予不同浓度氟处理 :0 μmol,10 μmol(0 .2× 10 - 6 g/ L) ,5 2 μmol (1.0× 10 - 6 g/ L) ,2 6 3μmol(5 .0× 10 - 6 g/ L) ,1315 μmol (2 5×10 - 6 g/ L) ,2 6 30 μmol(5 0× 10 - 6 g/ L) ,用四唑盐比色法 (MTT法 )测定细胞活力 ,酶联免疫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 ,结果显示 ,当氟浓度为 2 6 3μmol时 ,培养 2 4 h后 ,细胞活性明显抑制 ,AL P活性无明显改变 ;当氟浓度为 1315 μmol和2 6 30 μmol时 ,培养 12 h细胞活性明显抑制 ,分泌的 AL P活性升高 ,培养 72 h时 2 6 30 μmol氟浓度组几乎无活细胞 ,而AL P活性仍较对照组高 ,由此提示 ,氟作用于人牙乳头细胞时 ,细胞活性与 AL P活性升高不一致
2002年02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连方,张玲
本文报告了用维生素 C酒石酸代替氯化亚锡作为钼蓝法测定磷的改进方法。改进后的方法 ,所显蓝色至少稳定2 h,最低检出限为 0 .1μg,检测重现性好 ,加标准回收率在 95 .5 %~ 10 7.5 % ,回收变异系数小于 5 %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
2002年02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文清,张洁,张贺玲,阿孜古丽·苏来曼2002年02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宏秀,张敬举,徐静,刘玉冰,邵国林
为研究抗寄生虫治疗对囊尾蚴感染者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采用吡喹酮、阿苯达唑、干芜散三种药物治疗脑囊尾蚴感染患者 30例 ,同时用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 (APAAP)检测治疗前后该病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结果发现治疗前囊尾蚴感染病人 CD3+ ,CD4 + ,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及 CD4 / CD8比值分别为 5 8.12± 6 .0 3,33.2 3± 4 .0 9,2 8.0 1± 2 .32和 1.31± 0 .19;治疗后分别为 6 8.32± 6 .0 3,38.0 7± 5 .89,2 7.91± 3.0 2和 1.4 2± 0 .2 8,已趋于正常 ,表明囊尾蚴感染患者 CD3+ ,CD4 +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 ,CD4 / CD8比值亦降低 ,说明囊尾蚴感染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调节机能紊乱 ,呈免疫抑制状态 ,当脑囊尾蚴感染患者接受合理有效的抗囊虫治疗后 ,随着体内囊尾蚴的逐渐死亡 ,CD3+ ,CD4 +细胞趋于正常
2002年02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葵阳,杜文平,刘宜升,郑霞,付琳琳,吴中兴
将猪囊尾蚴液抗原点加于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 ,以快速斑点免疫金染色法 (F- Dot- IGS)检测囊尾蚴病患者血清抗体 ,以建立简便、经济和敏感、特异的快速免疫学诊断方法 ,初步结果显示 ,共检测 4 0例囊尾蚴病患者血清抗体 ,阳性率 10 0 % ;检测 4 0例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 ;除包虫病人外 ,10例肝吸虫病人、 10例血吸虫病人和 10例肺吸虫病人血清未见交叉反应 ,本法快速 ,更为简便、经济 ,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适于基层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快速诊断
2002年02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姚明琴,师茂林,吴本宇2002年02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光荣,刘远夏,石田集,段勇军,于晓涛,李超,丛显斌
为了明确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青海田鼠对旱獭型鼠疫菌的感受性 ,以进一步探讨该疫源地性质和类型 ,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 ,观察青海田鼠对不同剂量组旱獭型鼠疫菌的反应 ,结果表明青海田鼠对旱獭型鼠疫菌具有相对的感受性和敏感性 ,属中等感受性类型 ,就感受性而言 ,青海田鼠对旱獭型鼠疫菌具有宿主作用
2002年02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贺国明,郭美荣,韩新茂2002年02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云智,龚正达,冯锡光,段兴德,吴厚永,翁学,吕元
对云南白草岭蚤类及其宿主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共采获蚤类 3科 10属 16种 1172只 ,宿主动物 5科 12属2 1种 10 2 8只。为了解和说明蚤类与宿主动物的关系 ,我们对该地区蚤类的生态位及寄生蚤多样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在 16种蚤中 ,迪庆额蚤 (Frontopsylla diqingensys)生态位最大为 0 . 2 10 8,特新蚤 (N eopylla specialis)和圆凹多毛蚤 (Hystrichopsylla rotundisi)次之 ,分别为 0 . 186 8和 0 . 16 81;2 1种宿主动物中 ,寄生蚤多样性指数 ,以多齿鼠句鼹 (N asillus gracilis)最高 ,为 1. 4 388;其次为中华姬鼠 (Apodemus draca) (1. 2 734)和大耳姬鼠 (A.latronum) (1. 2 12 2 )。经相关分析 ,认为蚤类多样性与宿主动物多样性和丰富度无关
2002年02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西绕若登,旦增桑布2002年02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侯龙才,杨崇福,邓世全
为探讨农村人群中病毒性心肌炎 (VMC)发病季节及相关因素 ,于发病年内选择与 VMC发病点环境相似的农村 ,以家庭为主进行调查 ,采血分析心肌酶 ,RT- PCR检测肠道病毒 (EVS) RNA,结果表明农村人群健康营养状况、心电图改变、心肌酶改变及 RT- PCR阳性率有明显区别 ,诊断病例发病点高于未发病点。发病点 VMC病情重 ,暴发猝死者占 2 0 . 2 % ,未发病点健康营养好 ,硒营养低亦存在夏秋季的病毒感染 ,病例以亚临床散发为主 ,占 0 . 96 %。
2002年02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红,柳建发2002年02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木合塔尔·吐尔逊,薛立新2002年02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桂香,张梅荣,李文东,陈丽
20 0 0年 9月 13日 ,云南省开远市中和营乡卫生院报告两例可疑腺鼠疫病人 ,9月 14日被确诊为腺鼠疫病人 ,随即组织疫区处理工作组赶赴疫区 ,进行疫区处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至 2 0 0 0年 10月 8日 ,共确诊腺鼠疫病例 8例 ,无死亡者
2002年02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玉宝,索凌燕,牛卫东2002年02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广玖,赵恒云,许景田
本文揭示了 1994~ 2 0 0 0年历年辽宁省布鲁氏菌病 (布病 )发病人数、发病率均高于有记载以来的历史其它任何年份 ;1994年以来布病主要流行区按发病人数多少计依次为铁岭、抚顺、沈阳、锦州。发病人数多的职业主要为农民 ,高发月份为 3~ 8月 ,主要传染源为羊 ,布病主要流行菌种为羊种 型、 型 ;提出以布病新发病人为线索界定畜间检疫范围并以畜间免疫为主的检疫畜群、淘汰阳性性畜、免疫健康牲畜的防制措施对于辽宁省预防控制布病是切实可行的
2002年02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国昌,李文杰2002年02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白生琦,郭六六
为探索和总结补硒防治大骨节病 (KBD)的方法和经验 ,回顾分析了练范村 1980年以来施用硒片和硒盐防治大骨节病 2 0年的 X线观察结果 ,并结合观察同期未使用任何防治措施的邓家峪村儿童 X线资料作比较分析 ,认为硒片防治与儿童 KBD患病率下降有关 ,具有促进干骺端病变修复和预防 KBD新发的显著效果 ,硒盐防治仍可使病情下降达到控制标准。
2002年02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芸,汪道杰,宋广清,红卫,张伊麟2002年02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芳胜,吕娟娟,杨彦明2002年02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永萍,刘锦华,王欣
根据《水质分析大全》应用接触法 -砷铈氧化还原法 ,采用 WFZ80 0 - D3A型单光束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 ,D3D型打印机 ,代替以往 72 1型分光光度计 ,利用仪器计算机系统通过线性回归处理 ,直接得到水碘含量 (μg/ L) ,优于以往的测定出水样吸光度 (A)值再用计算器通过指数回归计算水碘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简便、快速 ,特别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分析
2002年02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妮,张英环,杨建国,赵明,陈玉兰,梁青,荆炳林
为观察碘盐浓度调整前、后郑州市孕妇群体碘营养状况 ,采集调整前 2 0 0 0年 9~ 10月和调整后 2 0 0 1年 5~ 10月碘盐和孕妇尿样 ,用国家规定的检测方法测定盐碘和尿碘 ,结果显示调整前、后碘盐的合格率均在 95 %以上 ,生产企业和用户两个层次碘盐含碘均数调整后降至 36 .4 4 mg/ kg和 30 .4 5 mg/ kg,下降了 2 4 .34%和 17.75 % ;孕妇尿碘均数及中位数由 378.18μg/ L和 2 95 .87μg/ L回落至 2 89.2 2μg/ L和 2 16 .0 0μg/ L (P<0 .0 1) ,说明郑州市孕妇群体尿碘水平在碘盐浓度调整后仍维持在国家推荐的最佳尿碘值范围内 ,其整体的碘营养状况良好 ,调整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2002年02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智高,赵金扣,王培桦,张庆兰,尚莉
为掌握江苏省 8~ 10岁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 ,保障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 (IDD)目标的实现 ,我省对 30个抽样点进行了调查 ,结果 116 0名目标人群尿碘中位数为 333.7μg/ L,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为 2 .8% ,B超法为 1.4 % ,表明江苏省已处于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发展阶段 ,人群碘营养状况达到较高水平
2002年02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欣,刘永萍,边建朝
为了解山东省县级盐碘实验室检测能力 ,采用直接滴定法对全省 30个县级盐碘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评估 ,结果有2 9个实验室测定结果在质控范围占 96 .7% ,1个实验室测定结果超出质控范围占 3.3% ,绝大多数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较高 ,可比性较强。实验室整体检测水平较高 ,建议扩大考核范围 ,进一步提高全省各盐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
2002年02期 51-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志平,张延玲,曹松山2002年02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安所
为查清云南省龙陵县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 ,评价实现消除碘缺乏病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检查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效果 ,2 0 0 1年 5~ 7月对全县开展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进行了抽查评估 ,结果批发和销售点盐碘合格率均为 10 0 % ,居民食用碘盐合格率为 98.5 % ,目标人群尿碘中位数 371.0 4 μg/ L,8~ 10岁在校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5 % ,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要求
2002年02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海霞,伏旭东,康芬艳,李剑,张育新
甘肃省 1999年各监测层次 (生产、批发、零售、居民户 )的盐碘合格率分别为 95 .5 5 % ,92 .5 5 % ,93.11% ,86 .82 % ,私盐冲销是居民户盐碘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由于经费不足及交通工具缺乏等原因 ,致使监测工作存在未按方案执行、漏报、不按时上报、不报等问题 ,所以本分析报告的结果不能完全反映甘肃省合格碘盐的覆盖情况
2002年02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自远,刘登权,邓学金,周介湉,杨顺富,唐代山,吴文波2002年02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志军2002年02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文林,雷霖,周本江,张翔,王明亮,夏代光
通过在云南省勐腊县对并殖吸虫的调查和实验观察 ,证实云南有白水河并殖吸虫存在 ,对该虫种的囊蚴同小睾并殖吸虫囊蚴进行了比较 ,补充了白水河并殖吸虫囊蚴的形态研究 ,定种以囊蚴的排泄囊有树枝状分枝的特征为依据
2002年02期 62-6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冯锡光,龚正达,段兴德,张云智,翁学,吕元
1997年 5~ 6月 ,对楚雄州大姚县大白草岭地区山地蚤类进行垂直分布的调查研究 ,共采获蚤类 3科 10属 16种(亚种 ) 1184只。分析蚤类及其宿主动物的分布特点和自然环境因素后认为 ,在该地所获 16种蚤类中 9种 (5 6 .2 5 % )属古北界种类 ,有 6种 (37.5 0 % )属东洋界种类 ,1种 (6 .2 5 % )为广布种。此外 ,对该山地各主要生态环境蚤类的群落结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进行了测定和比较
2002年02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珺,郭顺辉,王学敏2002年02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早玲,郭伟,徐臻荣,付得润,贾汉
为了探讨强化了四种营养素 (牛磺酸、锌、卵磷脂和铁 )的奶片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以昆明种雄性小鼠为实验动物 ,随机分为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和对照组 ;中剂量组以 4岁男孩每日每克推荐量 (8g/ 15 .6 kg)扩大 10倍 5 .0 g/ kg为剂量标准 ,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 2 0 .0 g/ kg,1.2 5 g/ kg。于不同时期观察其体重、学习记忆能力 ,并为测定血清铁、血红蛋白。结果是高剂量组的跳台、避暗和水迷宫实验等多项指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但各组的体重、生化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由此得出强化奶片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提高
2002年02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谊,杨锡正,李海龙,魏绍振2002年02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古丽娜·吐尔地,张勤,徐也晴,蒋继勇,尔肯,艾山江,古丽班努,海啸2002年02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荆强,樊奇,张波,王强,周建华,顾再芦
为研究囊型包虫病的包虫囊肿在药物作用下变性坏死各期变化的 B超影像特征以指导临床治疗 ,经对 4 8例腹部囊型包虫病患者服用阿苯达唑乳剂 ,在各疗程内应用 B超动态观察包虫囊变性坏死的影像学变化特征 ,并拍片存档进行前后结果对照 ,结果显示两种类型 (子囊型和单纯型 )包虫囊在治疗过程中有 I、 、 、 期变性坏死的影像变化 ,通过 B超对包虫囊变性坏死的各期影像变化特征做了观察记录 ,为临床药物治疗该病并决定疗程长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002年02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姚兰辉,宋涛,赵琴,热沙来提,吕永泉
为探讨 B超引导穿刺治疗肝囊型包虫病的价值 ,对 32例患者 35个包虫囊肿 (单囊型 2 7个 ,多子囊型 8个 )行 B超引导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入 2 0 %高渗盐水 (其中 4例置管引流 ) ,并对 5个直径大于 6 cm的囊肿行无水乙醇灭活 ,一年后2 5个包虫囊肿 (直径 2~ 6 cm)完全消失 ,10个包虫囊肿 (直径 6~ 10 cm)缩小超过 5 0 % ,随访 1~ 5年未见复发 ,B超引导穿刺治疗单囊型及子囊大且少的多子囊型肝包虫病具有疗效肯定、创伤小、费用低的优点
2002年02期 77-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谷丽芳,赵玉英2002年02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海筹,范培昌2002年02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翠红,马倩2002年02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琪毅,蒋卫,郑强,张辉2002年02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公茂庆,陈延平2002年02期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02年02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文桂,陈雅棠2002年02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纪万玲,摆宏萍2002年02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灵军,李晓卿,柳建发2002年02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94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郭业海,许兴,陈仕保2002年02期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卫平,李宝山,骆玲,童苏祥,刘艳,索菲亚,董强,王玲2002年02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安守义,高玉宝2002年02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