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BULLETIN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INA)

调查研究

  • 兰州市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继军;陶连弟;齐跃军;周莹荃;李雅欣;高文龙;王宇红;

    目的了解甘肃省兰州市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生存质量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期间兰州市辖区能够随访到的且在本地生活、现存活的HIV/AIDS为研究对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简表(WHO QOL-HIV-BREF)进行生存质量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87份,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3.00±1.49)岁,以同性性传播为主、占50.31%,异性性传播为次、占38.60%,80.29%的患者处于感染者阶段,54.21%的调查对象还没有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生存质量总得分为(80.68±14.27)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总体生存质量均低于正常人水平(P<0.01),环境领域和精神支柱/个人信仰领域高于正常人水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人态度、邻里态度和家庭经济水平是生存质量高低的重要预测指标。结论兰州市HIV/AIDS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总体生存质量低于普通人群,建议在今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应提高该类人群的生存质量。

    2016年05期 v.3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MMR纳入免疫规划前后新疆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分析

    沙吾拉西·热加甫;玛合木提江·库尔班;甫尔哈提·吾守尔;关静;

    目的掌握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MMR)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前后新疆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7年(纳入免疫规划前)与2008—2015年(纳入免疫规划后)新疆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4—2007年和2008—2015年新疆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6.69/10万和37.65/10万;三间分布流行病学特征未改变,表现为春季和秋末冬季2个发病高峰,5~15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最多。结论 MMR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对新疆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成效显著,应继续落实好MMR免疫接种策略,提高免疫接种率,减少发病数;加大腮腺炎疫情监测力度,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应急接种措施,控制疫情暴发。

    2016年05期 v.31 5-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武威市农村妇女宫颈癌与乳腺癌筛查结果分析

    杨天琳;李晓春;杨晓霞;严小妍;杨峻山;

    目的了解2009─2015年甘肃省武威市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情况,探讨武威市"两癌"流行趋势与特点,为推广筛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武威市35~64岁已婚农村妇女中筛查"两癌";通过妇科常规、宫颈脱落细胞液基薄层细胞、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等检查方法筛查宫颈癌,以常规视诊、触诊、彩超、钼靶—X线和病理检查方法筛查乳腺癌。结果 2009─2015年武威市农村妇女妇科疾病检查250 110人,患病134 224人,患病率53.67%;患病率2012年最高(61.80%),2014年最低(37.00%),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718 7,P<0.000 1);宫颈癌检出率为4.00%,早诊率90.30%,癌前病变(CINⅠ、Ⅱ、Ⅲ级)检出率16.89%(999/5 918);乳腺癌检出率3.08/10万。结论武威市农村妇女"两癌"患病呈高发态势,但癌前病变的早期检出降低了"两癌"的致死率,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探索建立武威市"两癌"的防治模式和协作机制已势在必行。

    2016年05期 v.31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少数民族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行为

    郑红英;刘早玲;

    目的了解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常住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为乌尔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8岁及以上辖区常住少数民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居民共391人完成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乌尔禾区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6.8%和35.0%,标化率分别为21.5%和22.1%(χ2=3.674,P<0.05);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是29.9%和20.5%,其中男性和女性的超重率分别是38.0%和23.6%(χ2=13.054,P<0.05)、肥胖率分别是19.3%和21.4%,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超重率分别是30.8%和29.0%(χ2=12.713,P<0.05);调查对象吸烟率37.3%,男、女性吸烟率分别是57.3%和21.8%(χ2=52.062,P<0.05),被动吸烟率39.1%,男、女性被动吸烟率分别是50.3%和30.5%(χ2=16.943,P<0.05);调查对象饮酒率34.3%,男、女性饮酒率分别是55.0%和18.2%(χ2=59.517,P<0.05)。结论应加强对乌尔禾区少数民族常住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监测和干预,普及慢病防控知识,降低高血压患病风险。

    2016年05期 v.31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兰州市城关区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刘家基;李盛;王金玉;李守禹;王宇红;贾清;余加琳;张英;韩晓琴;齐跃军;王龄庆;马汉平;张薇;魏晋林;

    目的分析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卫生服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年11—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兰州市城关区常住居民1 012人进行两周患病情况问卷调查,两周患病率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012名居民两周患病率为34.7%,不同年龄(χ2=77.815)、文化程度(χ2=7.887)居民两周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居民两周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4,P>0.05);排在前5位的疾病类别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20.6%)、循环系统疾病(7.7%)、内分泌和代谢疾病(3.2%)、消化系统疾病(1.5%)、眼和附器疾病(1.1%);45岁~和60岁及以上年龄组居民患病风险均高于14岁及以下年龄组,中学/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居民患病风险均低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有家族史和有过敏史居民患病风险均高于无家族史和无过敏史居民。结论影响兰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眼和附器疾病;中老年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及有家族史和过敏史人员卫生服务需求相对较高。

    2016年05期 v.31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防治与监测

  • 新疆岳普湖县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价

    王怀铎;牙生·瓦斯力;

    目的分析新疆岳普湖县99例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SD)抗病毒治疗效果,为改善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抗病毒治疗的99例HIV/AIDS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治疗过程中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和病毒载量(HIVRNA)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99例HIV/AIDS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比较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与基数,CD4+T淋巴细胞均增长,比值分别为3.95和6.64;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的构成比分别为47.69%和56.52%。结论规范高效的抗病毒治疗HIV/AIDS效果显著。

    2016年05期 v.31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庆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分析

    赵芹;崔登峰;王平林;孟军龙;

    目的为掌握甘肃省庆阳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现状及其变化规律,为有关部门制定防病改水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对全市农村饮用水设置监测点进行卫生现状调查并采样,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检测评价。结果全年检测水样508份,合格329份,总合格率64.8%;其中,微生物指标超标严重,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67.5%、89.8%,理化指标氯化物等6项超标;水质合格率较低为庆阳市北部县区;丰水期合格率(73.2%)高于枯水期(5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5,P<0.05)。结论庆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较为严重,应加强饮用水监测,确保广大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2016年05期 v.31 23-2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陈有明;张荣斌;任贵清;任花萍;罗武军;王海峰;

    目的掌握2006—2015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HIV/AIDS报告发病情况,分析HIV/AIDS流行的趋势,寻找适当的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06—2015年武都区HIV/AIDS的报告发病例数,计算发病率和构成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6—2015陇南市武都区报告HIV/AIDS病例26例,年均发病率0.67/10万;2006—2014年各年HIV/AIDS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9,P>0.05);2015年报告HIV/AIDS病例12例,报告病例明显高于其他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62,P<0.05);病例分布在20~45岁的年龄组、占88.46%;男性HIV/AIDS病例19例,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9,P<0.05);2010年以后以性传播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P<0.05)。结论陇南市武都区HIV/AIDS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需要加强宣传教育,以公共场所高危人群为重点对象,提高全人群筛查覆盖率,预防和控制HIV/AIDS疫情的传播与流行。

    2016年05期 v.31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掖市新涂阳肺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现状

    陈丽云;张军;袁伟鹏;张婷婷;王国宁;

    目的了解甘肃省张掖市涂阳肺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感染发病情况,及早发现活动性特别是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早期治疗,达到控制结核病传播的目的。方法对家庭密切接触者,15岁及以下人群做PPD试验、15岁以上人群胸透检查,对于PPD强阳性反应和胸透异常者拍后前位胸片一张,并要求送检3份痰标本,对发现的肺结核病患者,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的要求进行治疗管理。结果 2011—2015年张掖市登记的5 443例涂阳肺结核病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20 394人,平均每例新涂阳肺结核病患者有家庭密切接触者3.6例,接受检查的家庭密切接触者19 342人、受检率94.8%,接受检查的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检出涂阳肺结核病患者212例、检出率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2,P<0.01);家庭密切接触者中15岁及以下和55岁及以上年龄组患者最多,涂阳检出率分别为2.1%和1.8%,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31,P<0.01)。结论对新涂阳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痰涂片筛查,有助于提高涂阳患者发现率,特别是痰涂片"3+"以上的密切接触者,以及在家庭密切接触者中15岁及以下和5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痰涂片筛查,可发现更多的涂阳患者。

    2016年05期 v.31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乌鲁木齐市流浪精神病患者肺结核病和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季日格;耿娟;窦忠运;

    目的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市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中肺结核病和艾滋病的患病情况,为医院提高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30名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30名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中,检出肺结核病患者38人,患病率5.21%;其中男性22人、患病率5.34%,女性16人、患病率5.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0,P>0.05);检出艾滋病患者12人,患病率1.64%,其中男性8人、患病率1.94%,女性4人、患病率1.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5,P>0.05);不同年龄组肺结核病(χ2=0.001)和艾滋病(χ2=0.014)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份肺结核病(χ2=0.067)和艾滋病(χ2=0.058)患病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为肺结核病和艾滋病的高发人群之一,临床上应对新入院的流浪精神病患者加强检查、监管、防控工作,降低传染病传播的可能性。

    2016年05期 v.31 32-3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武威市结核病防治规划成效评价

    李俊山;满世军;许玲;李剑;

    目的分析《武威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实施情况,为结核病防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5年武威市结核病防控工作的各类报表及基础资料,用Excel 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武威市累计报告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8 148例,平均发病率90.04/10万,其中涂阳肺结核病发病率23.85/10万,涂阴肺结核病发病率66.19/10万;男性占62.11%、女性占3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47,P<0.05);18岁以下年龄组占0.82%,18~59岁年龄组占39.94%,60岁及以上年龄组占59.24%,不同年龄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95,P<0.05);不同年份发病的新涂阳患者(χ2=573.97)、复治涂阳患者(χ2=37.05)构成比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份发病的初治涂阴患者(χ2=492.98)、重症涂阴患者(χ2=21.23)构成比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涂阳患者(χ2=1.19)、复治涂阳患者(χ2=1.21)治愈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治涂阴患者完成疗程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22,P>0.05);复治涂阳患者治疗失败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7,P<0.05)。结论按照《武威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实施的防控工作成效显著,但应加强涂阴肺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管理,控制涂阴肺结核病的发展,降低对人群的危害。

    2016年05期 v.31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疆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及行为状况调查

    阿斯亚·阿西木;葩丽泽·买买提;祝宇铭;张俊;王辉;米娜娃·艾尼瓦;

    目的了解新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状况,为改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小学3~6年级及初中每个年级抽取1个班、每个班40人左右,共抽取1 599人;采用营养知识问卷调查,并评价营养知识知晓水平。结果农村地区中小学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较低,多数营养知识点的知晓率低于50.0%;大部分学生能够从学校宣传或教学课堂(57.5%)、课本(40.6%)和网络(37.2%)获得营养知识,中小学学生每天吃早餐的占65.5%、0.2%的学生从不吃早餐、52.4%的学生每周吃零食少于3次。结论应继续加强营养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从小学生抓起,培养合理的饮食行为习惯。

    2016年05期 v.31 37-3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精河县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抗体水平调查

    邓毅彬;沈荣丽;汤少平;

    目的分析并掌握新疆精河县健康人群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评价疫苗接种效果和人群免疫状况,查找基础免疫薄弱环节,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在县所辖的5个乡(镇、场)分层抽取7个年龄组健康人群215人,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麻疹Ig G和风疹Ig G。结果麻疹Ig G总阳性率66.51%,风疹Ig G总阳性率48.37%;不同性别麻疹(χ2=0.27)和风疹(χ2=3.26)Ig 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年龄组麻疹Ig 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7,P<0.05)和风疹Ig 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5,P>0.05);不同族别麻疹(χ2=0.71)和风疹(χ2=7.27)Ig 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精河县不同年龄、族别和性别组的健康人群麻疹Ig G和风疹Ig G阳性率、总Ig G阳性率均远低于接种后Ig G阳性率达到90.00%以上的标准,不具备有效的群体免疫屏障作用;今后应重视8月龄儿童"麻风"、18月龄儿童"麻腮风"疫苗的及时接种,持续开展对未种人群含麻疹、风疹类疫苗查漏补种,适时开展含麻疹和风疹类疫苗的强化免疫活动,扩大免疫覆盖率。

    2016年05期 v.31 40-4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2015年塔城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胡玉玲;阿不拉哈米提;党希玲;

    目的分析2015年新疆塔城市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为今后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2015年塔城市手足口病个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塔城市手足口病共报告455例,报告发病率293.90/10万,以10月和11月为发病高峰期;3个城区街道及9个乡(镇)场、农牧区均有手足口病报告,其中以城市中心和平街道病例数及发病率最高;7岁以下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儿童为手足口病高发人群;病原毒株检测以Cox A 16型为主。结论 2015年塔城市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年龄差异,防控重点应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加强手足口病监测、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是控制手足口病发病的关键。

    2016年05期 v.31 42-4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6─2015年石河子垦区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王丽;赵效国;孙芳;邵鲁;李艳;

    目的分析新疆石河子垦区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6─2015年石河子垦区麻疹疫情资料,探讨影响石河子垦区麻疹流行特征的相关因素。结果2006─2015年石河子垦区共报告麻疹病例290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4.91/10万、死亡率0.02/10万,其中2008年发病率最高(26.30/10万),2014年次之(9.07/10万),高于年平均发病率;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分别为152团(43.95/10万)、149团(24.49/10万)、150团(13.94/10万)、石河子总场(8.18/10万)和石河子市(8.32/10万);麻疹高发季节为3─6月,共发病246例,占总病例数的84.83%;1岁以下组和20岁~组人群为发病高峰年龄;男女发病比例为1.64∶1;发病集中在其他、大学生和散居儿童,分别占37.24%、23.45%和17.93%。结论石河子垦区麻疹发病率较高,且呈现周期性,为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应提高基础免疫接种率,在各类大、中专院校开展新生入学含麻类疫苗的查验补种工作并控制医院感染。

    2016年05期 v.31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察布查尔县某中学学生体检结果及其影响因素

    薛贺来提·巴依丁;

    目的通过健康体检和现场亚健康问卷调查,了解新疆察布查尔县某中学学生的体检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察布查尔县某中学全校50个班初中和高中学生3 326人进行健康体检和现场亚健康问卷调查,并对其体检报告与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体检某中学学生3 326人,超出标准范围1 271人、占38.21%,其中肺活量过低的学生最多816人、占24.53%;调查高中生1 734人、亚健康人数占38.35%,初中生1 592人、亚健康人数占38.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6,P>0.05);调查饮食有规律的学生2 465人、亚健康人数占31.32%,无规律的学生861人、亚健康人数占5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P<0.05)。结论影响中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因素为学业阶段、近视、饮食不规律和锻炼少等,应引起学校和家庭的高度重视。

    2016年05期 v.31 48-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昌吉州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危险因素分析

    朱建疆;刘杰;韩洁;马建涛;祁玮;

    目的了解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简称昌吉州)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及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感染因素及外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科学防控流感和禽流感提供依据。方法对昌吉州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禽流感病毒H5N1、H7N9和H9N2等核酸检测,同时采集禽流感外环境样本进行禽流感病毒H5N1、H7N9和H9N2核酸检测,采集昌吉州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进行禽流感病毒H5N1、H7N9和H9N2血清抗体监测。结果 2010—2015年昌吉州检出1例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7N9重症患者;外环境标本中检测出各亚型阳性标本11份、2份和28份,阳性率为1.86%、0.33%和4.74%,6年禽流感外环境中不同标本核酸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65 6,P<0.05);家禽屠宰加工场(点)和城乡活禽交易场所核酸阳性率检出较高,分别为7.78%和6.79%,家庭规模养殖场(户)核酸阳性率检出最低(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1 6,P<0.05)。结论昌吉州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的风险因素持续存在,在开展禽流感外环境监测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工作。

    2016年05期 v.31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杨晓霞;李晓春;严小妍;杨天琳;杨峻山;

    目的了解2009─2015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农村妇女宫颈筛查情况,以利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防治。方法 2009─2015年对武威市凉州区35~64岁农村妇女开展妇科疾病普查,同时做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结果可疑或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仍可疑或阳性者在阴道镜引导下做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待确诊。结果 2009─2015年共筛查武威市凉州区农村妇女162 505人,检出患各种妇科疾病89 037人,患病率54.79%;检出宫颈癌患者39人、患病率0.02%(39/162 505);检出癌前病变(CINⅠ、Ⅱ、Ⅲ级)719人、检出率17.30%(719/4 156)。结论武威市凉州区农村妇女宫颈癌患者检出率呈高发态势,妇科疾病的控制前景不容乐观;癌前病变的早期检出大大降低了宫颈癌的致死率,提高了广大农村妇女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探索建立凉州区宫颈癌的防治模式和协作机制已势在必行。

    2016年05期 v.31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疆阿克陶县儿童棘球蚴病血清学调查

    陈晓英;史爱华;赵玲;伊斯拉音·乌斯曼;

    目的了解新疆阿克陶县6~12岁儿童棘球蚴病的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调查阿克陶县牧业区奥依塔克镇、布伦口乡及农业区阿克陶镇、皮拉力乡的儿童,用ELISA法检测儿童棘球蚴病血清Ig G抗体。结果 2012年8月─2013年9月共调查6~12岁儿童1 959人,棘球蚴病血清Ig G抗体阳性率为2.91%;农业区儿童阳性率(3.80%)高于牧业区(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P<0.05);男童(3.05%)和女童(2.77%)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05);8岁~组儿童阳性率最高为4.60%;维吾尔族儿童阳性率3.73%、占64.91%,柯尔克孜族为2.07%、占35.0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P<0.05)。结论新疆阿克陶县6~12岁儿童棘球蚴病血清抗体阳性率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感染水平,尤其是维吾尔族儿童阳性率及所占比例较高,应加强对儿童棘球蚴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棘球蚴病的发病。

    2016年05期 v.31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13—2015年白银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

    陈安明;马菊红;杨军鹏;张景辉;李梅基;

    目的了解甘肃省白银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结果,了解食源性疾病的现状和发生规律。方法收集2013—2015年白银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网报的1 617例发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白银市4—8月为食源性疾病高发期,临床表现中10.37%的患者出现发热症状,19.05%的人有恶心、呕吐症状,63.77%出现腹痛、腹泻;肉与肉制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28.25%,果蔬类引起的占27.05%;1 617例临床病例中,男性占54.73%、女性占45.27%,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从784份食源性疾病监测样本中分离到131株大肠埃希氏菌、77株诺如病毒、9株非伤寒沙门氏菌和5株志贺氏菌。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提高公众卫生水平并加强防病意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2016年05期 v.31 58-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2012—2015年新疆霍城县人间布鲁氏菌病检测分析

    玛依拉·买买提;阿不都黑力力·阿不都热合曼;安文严;

    目的分析2012—2015年新疆霍城县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资料,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凡有布鲁氏菌病可疑临床症状、体征与牲畜及畜产品接触密切的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查,初筛实验采用平板凝集实验(PAT)或虎红平板凝集实验(RBPT),阳性或可疑者进行试管凝集试验(SAT),SAT阳性或可疑样品进一步做抗人球蛋白凝集试验(Coomb's)。结果 2012—2015年共检测血清14 178人份,阳性2 391份、阳性率16.86%,2013年阳性率最高,2015年最低,各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0,P>0.05);男女发病比为3.66∶1,男性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P<0.05);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以5—7月发病最高,发病率分别为0.114%、0.123%和0.101%,1月发病最少、发病率0.011%;30岁~组和40岁~组发病率最高,分别为0.163%和0.158%,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4,P<0.05);以农、牧民发病为主,发病率分别为0.326%和0.116%,分别占总病例数的50.15%和17.90%,各职业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P<0.05);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分别是萨尔布拉克镇(0.102%)、兰干乡(0.083%)、清水镇(0.070%),占总患病率的39.31%,各乡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P>0.05)。结论霍城县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形势严俊,需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的宣传、监测和防控。

    2016年05期 v.31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2011—2015年新疆乌苏市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黄国平;姚宗珍;

    目的分析2011—2015年新疆乌苏市餐饮具消毒监测资料,掌握各饭店、宾馆、餐馆及消毒餐具配送中心和农家乐的消毒工作状况。方法收集2011—2015年乌苏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受委托对餐饮具进行消毒监测的大肠菌群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5年抽检餐饮具消毒监测样品2 347份,合格1 720份、合格率73.28%,其中2015年最高为79.23%,2013年最低为61.48%,各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73,P<0.05);抽检大型饭店、宾馆、餐馆及消毒餐具配送中心已消毒备用的餐饮具1 486份、合格率80.28%,小型餐馆及农家乐餐饮具861份、合格率6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4,P<0.05);重大节假日期间抽检大型饭店、宾馆、餐馆及消毒餐具配送中心餐饮具986份、合格率79.92%,日常监测抽检1 361份、合格率6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2,P<0.05)。结论小型餐馆及农家乐是乌苏市今后消毒监测工作的重点,应加强餐饮具消毒工作的落实,加强日常监督力度,不能仅仅在重大节假日才重视这项工作。

    2016年05期 v.31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实验室检测

  • 超级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PM2.5滤膜中6种痕量重金属

    赵翊;聂融;魏静;刘俊娓;

    目的建立超级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PM2.5滤膜中6种痕量重金属元素(Cr、Ni、Cu、As、Cd和Pb)的测定方法。方法利用Ultra WAVE超级微波消解平台,以HNO_3+H_2O_2为消解体系,对PM2.5滤膜样品进行消解预处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同时测定6种痕量重金属元素。结果各元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8,方法的检出限、灵敏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分析测定的需求;当采样体积为144 m~3时,最低检测浓度(LOQ)分别为0.97 ng/m~3、1.16 ng/m~3、0.83 ng/m~3、1.34 ng/m~3、1.85 ng/m~3和3.56 ng/m~3;对标准参考物质GBW(E)080212进行测定,结果值均在参考值允许范围内,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均在83.69%~97.67%,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结论该方法具有样品前处理操作简便、检出限低、精密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适用于PM2.5中6种痕量重金属元素的快速、准确定量分析。

    2016年05期 v.31 66-6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原子荧光法测定尿砷的不确定度分析

    王芬;郝建梅;郝伟;魏强;尹丽;

    目的评定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人体尿液中砷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结合实际日常检测工作,评价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尿中砷的测量不确定度,建立数学模型,查找该试验过程中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分析标准物质溶液转移、稀释定容、样品的前处理、曲线拟合以及仪器等影响不确定度的分量。结果影响样品结果合成不确定度的主要分量是样品的前处理,该方法测定尿中砷的含量为(9.17±0.59)μg/L,k=2;标准溶液浓度、样品消解处理、样品加标回收率、标准曲线拟合、原子荧光光度计和尿液比重计的不确度的分量分别为0.62%、2.80%、0.69%、0.94%、0.30%和0.40%,根据各个分量计算出此方法的合成不确定度为3.20%,扩展不确定度U为6.40%。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控制好样品前处理的各个步骤,并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测定。

    2016年05期 v.31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2010—2015年伊宁市食物中毒实验室监测分析

    李宏英;闻捷;张逸静;古军梅;

    目的了解2010—2015年新疆伊宁市食物中毒主要致病因素和发展趋势,为食品安全监管和风险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食物中毒的特点,对食物中毒的各个环节进行采样,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6年伊宁市共发生食物中毒27起,以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13起)、占48.1%(13/27);检出细菌性(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食物中毒和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15起,检出率分别为46.7%(7/15)、20.0%(3/15)、20.0%(3/15)和13.3%(2/15);检出化学性有害因子超标的食物中毒12起,超标的有硫化氢、二氧化硫和氢氰甙类、亚硝酸盐;第一季度7起(占25.9%)、第二季度9起(占33.3%)、第三季度5起(占18.6%)和第四季度6起(占22.2%),第一和第二季度(χ2=31.08)高于第三和第四季度(χ2=1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7起食物中毒事件中,个体食物中毒13起、发生率48.1%,集体食物中毒14起、发生率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4,P>0.05)。结论6年来伊宁市食物中毒事件并不容乐观,不明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检测受检测手段、科学统计分析的制约,仍需加强相关部门的重视和监管。

    2016年05期 v.31 73-7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检验时皿恒重问题的实验研究

    张改玲;李东;杨紫璇;

    目的寻找有效解决饮用水溶解性总固体检测时皿恒重的酸处理方法。方法分别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常备的2%HNO_3、新配2%HNO_3、2%HCl及2%HNO_3+6%HCl进行皿处理,再用105℃或180℃烘干30 min或60 min后称重。结果单用2%HNO_3或2%HCl进行皿处理,效果都不理想,而用2%HNO_3+6%HCl处理后皿都能恒重。结论用2%HNO_3+6%HCl进行皿处理,能有效使皿恒重。

    2016年05期 v.31 75-7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健康教育

  • 甘肃省酒泉市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马巧君;马晓春;杨建红;冯丽丽;杨玉龙;

    目的了解甘肃省酒泉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评价长期多方式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高校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酒泉市某高校选取入校新生1 820人进行基线调查,然后对所选对象通过多媒体讲座、社团志愿者宣传等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毕业时再次问卷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变化。结果 2010年调查对象入校时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6.1%,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后,2014年上升到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P<0.01);干预前大学生对艾滋病存在强烈的恐惧感,干预后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态度明显改变,4个问题回答正确人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86,P<0.01);班上组织统一学习是该校学生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干预前应答率为54.0%,干预后提高到94.7%,其次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材料也是方便快捷的有效途径,干预后应答率分别为91.3%和87.5%;接受过有关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的应答率由56.1%上升到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30,P<0.01),参与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的应答率亦由42.8%上升到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91,P<0.01)。结论在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变了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和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预防艾滋病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05期 v.31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依从性教育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王建华;吴云生;

    目的分析并探讨新疆新和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依从性教育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2月前新和县参加治疗且2015年仍处于在治状态的131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65例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采用国家免费抗病毒药物组合,依据个体差别进行个体化抗病毒治疗;对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采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点医院、乡(镇)卫生院"三位一体"治疗管理模式和专业医生进行针对性的依从性教育试点,对照组患者正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病毒学检测,干预后观察组病毒抑制率86.1%(56/65),对照组病毒抑制率53.0%(35/66),观察组病毒抑制率高于对照组33.1%,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5,P<0.05)。结论新型管理模式和专业医生开展针对性的依从性教育,对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作用。

    2016年05期 v.31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卫生管理

  • 克拉玛依市石油企业职业卫生防治经费投入变化

    李砥;谭卫国;万红;

    目的分析2013—2015年对石油企业职业卫生专项经费的投入,探讨新疆克拉玛依市石油企业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并分类统计经费投入。结果石油企业职业卫生专项经费近3年总投入82 100.45万元,其中宣传教育培训费占42.83%、危害监测和体检费占26.04%、个人劳保费占24.26%、防护设施运行和维护费投入占6.87%,近3年变化不明显;2014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融业和制造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大、小型企业,独山子区较2013年投入有所减少;2015年居民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国有经济、私营经济和中外合资经费投入较2014年明显减少,其余增加。结论调查范围内企业职业卫生防治经费投入逐年增加,表明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已经得到了企业的重视。

    2016年05期 v.31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某县级市基层卫生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沈新秀;周权;张荣民;李江峰;

    目的通过调查新疆南疆某县级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人力资源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县级市13所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构成比。结果某县级市每千人口的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0.72人,每百平方公里的卫生技术人员2.42人;卫生技术人员人员则以大专学历居多(57.01%),大专及以上学历构成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略高于乡(镇)卫生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0.32,P<0.05);无职称人员比例最高(40.53%);不同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专业分布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3.67,P>0.05);30岁及以下年龄组居多(51.2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于乡(镇)卫生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22.52,P<0.05)。结论某县级市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总数偏少,人均服务面积过大,人员的职称和学历水平偏低,防疫人员中公共卫生专业医师数量偏少,亟需培养和引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技术人才。

    2016年05期 v.31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职人员综合素质分析

    蔺洁;李霞;帕力旦·吾孜克;黄玉莲;李君梅;

    目的了解新疆克拉玛依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职人员综合素质,为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克拉玛依市及所属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职人员的年龄、学历和职称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克拉玛依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职人员平均年龄(39.16±9.40)岁,其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5岁~组比例最高、占51.32%,30岁以下组最少、占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2,P<0.05);各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0岁~组比例最高、占50.00%,45岁~组比例最少、占1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102,P>0.05);市、区两级在职人员学历以本科为主、占55.47%,本科及以上学历分别占61.84%和67.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04,P>0.05);两级工作人员职称主要为中级和初级、分别占32.81%和26.56%,职称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72,P<0.05);市级人员综合素质评分高于绩效考核指标要求5.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9,P<0.05);区级人员综合素质评分高于绩效考核指标要求4.93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6.63,P<0.05)。结论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已出现年龄老化和断层现象,老中青阶梯式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建议强化继续医学教育,注重人才培养,因地制宜利用政策,引进高层次年轻人才,以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要求。

    2016年05期 v.31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河子地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况分析

    袁鲜艳;姚勇;

    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石河子地区(又称第八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状况,探讨师(市)、团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方法导出2015年石河子地区师(市)级和14个团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填报的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卫生服务能力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石河子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编人员总数占批复编制人员总数的78.54%,其中师(市)级在编人员所占比例88.89%,团级在编人员75.23%,师(市)级在编人员比例高于团级;师(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本科学历比例最高、占69.2%,其次是大专学历、占21.5%;团级大专学历比例最高、占52.9%,其次是中专学历、占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84,P<0.05);师(市)级45岁~组比例最高、占36.9%,其次为25岁~组、占30.8%;团级45岁~组比例最高、占50.6%,其次为35岁~组、占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53,P<0.05);师(市)级无技术职称人数比例最高、占29.2%,无技术职称、初级、中级、高级职称比例为1.19∶1∶1∶0.88;团级则以中级和初级职称比例高、占48.3%和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99,P<0.05)。结论石河子地区师(市)、团两级批复编制人员不足,团级编制内人员空编率较高;师(市)级职称结构分布不合理;团级专业人员结构不合理,学历低,年龄出现断层,有老龄化趋势;应合理设置人员编制,激活用人机制,优化结构;加强团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2016年05期 v.31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项科研课题简介

    廖仁平;

    <正>2016年上半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各种科研课题立项8项,分别介绍如下。1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与抗生素残留的实时远程监控技术开发和应用联合上海鑫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新疆医科大学,采用上海鑫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荧光淬灭免疫层析(FQIC)新型检测技术平台,研发黄曲霉毒素M1、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多种免疫层析检测卡,运用相关的方法学和仪器系统建立专属检测模块,整合和调试基于荧光淬灭免疫层析分析技术的整机系统,该系统除具有快速检测和分析功能外,还具有连接移动智能终端、数据导出和无线传输功能;并进行现场

    2016年05期 v.31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