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BULLETIN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INA)

调查研究

  • 基于TOPSIS和SWOT法的甘肃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综合评价

    王铂;裴泓波;

    目的综合评价2013—2015年甘肃省结核病防治工作,为改善今后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TOPSIS和SWOT法,分析2013—2015中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和甘肃省结核病防治年报、汇编和疫情通报等资料。结果 3年间防治工作质量排名前三位的市(州)分别为陇南市(C_i=0.93)、甘南州(C_i=0.85)和张掖市(C_i=0.59),排名后三位的为兰州市(C_i=0.19)、天水市(C_i=0.25)和定西市(C_i=0.28);甘肃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优势为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的有序推进,不足之处为防治经费投入和人员配置不足、公众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机遇为医疗保险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主要威胁为流动人口和耐药肺结核病防治;2015年甘肃全省登记的外地户籍肺结核病病人799例,按照2010年甘肃省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数据推算,甘肃省耐药肺结核病病人约为0.175万。结论 TOPSIS法结合SWOT法在综合评价地区结核病防治质量方面适用性较好,甘肃省各市(州)结核病防治质量不平衡,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7年04期 v.3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16年新疆伊宁市居民健康素养调查

    刘礼荣;孙吉玲;徐碧新;常学杰;姬尔高;托合达库力·居马洪;

    目的了解新疆伊宁市居民健康素养知识掌握情况,为今后制定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伊宁市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6个村/居委会的240名15~69岁常住居民调查健康素养水平,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2016年伊宁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7.92%;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基本技能的素养水平分别为10.83%、8.75%和10.00%;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传染病预防、基本医疗和慢性病素养水平分别为8.33%、30.00%、32.08%、11.25%和27.92%;汉族人群在总体素养水平、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基本技能、科学健康观方面素养水平高于维吾尔族,35~64岁年龄人群安全生产素养水平较高、且汉族的安全生产素养水平高于维吾尔族,文化程度越高、居民传染病的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工作人员的基本医疗素养水平高于其他人群,文化程度越高、慢性病的素养水平也高,未患慢性病的人群慢性病的素养水平较高。结论伊宁市居民健康素养还有待提高,应通过多种途径向公众传播通俗易懂、科学实用的健康知识和技能,特别应针对少数民族开发制作民族语言文字宣传教育材料,切实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017年04期 v.32 6-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2006─2016年新疆伤寒和副伤寒调查分析

    李方;马合木提;木合亚提·胡塞英;常昭瑞;施国庆;

    目的明确新疆伤寒、副伤寒病例的分布特征,发现高危地区及高危人群,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Excel和Spss软件,分析2006─2016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上报的伤寒、副伤寒病例及疫情。结果 2006─2016年新疆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4 999例,年均发病率2.08/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为每年7─9月的夏秋季;男女性别比为1.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1,P>0.05);病例集中在青少年人群,10岁~组发病率最高(3.85/10万),80岁及以上组也较高(2.19/10万);喀什地区发病率最高(8.09/10万),主要集中在伽师县和麦盖提县;11年间共报告暴发疫情6起,高峰常见于7月底至9月,且多在当地引起蔓延,出现2次以上发病高峰。结论 2006─2016年新疆伤寒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属于伤寒高发地区,应在疾病高发季节来临之前对重点地区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改善饮水卫生、加强健康教育及对"三凉"食品的监督检查,在伽师县和麦盖提县针对高风险人群接种伤寒疫苗。

    2017年04期 v.32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医务人员布鲁氏菌病防治相关知识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

    刘双兰;

    目的开展医务人员布鲁氏菌病防治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分析,为进一步做好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甘肃省镇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行设计的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表,对全县819名医务人员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医务人员9个方面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14.65%~99.15%,平均51.06%,其中男性52.76%、女性50.20%,男性医务人员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4,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χ~2=56.220)、工龄增加(χ~2=94.938)以及职称提高(χ~2=54.820),知晓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务人员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知晓率(71.26%)高于县级综合医院(53.01%),也高于乡(镇)卫生院(48.43%);从事公共卫生的医务人员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知晓率(64.99%)高于医疗岗位(51.32%)、医技岗位(49.72%)、药剂岗位(48.31%)、护理岗位(47.84%)和其他岗位(4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工龄、工作单位及工作岗位是影响医务人员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结论镇原县医务人员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较低,医疗机构中从事临床工作的年轻医生相关知识更为薄弱,少数人员卫生防病意识淡薄;加强医务人员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和健康教育,是目前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2017年04期 v.32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防治与监测

  • 新疆某焦化厂生产性粉尘、二氧化硫和噪声监测分析

    郝伟;王芬;郝建梅;袁辉;尹丽;

    目的监测分析并评价新疆某焦化厂工作场所中粉尘、二氧化硫(SO_2)和噪声污染情况,提出合理的可预防措施和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现场检测方法,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及相关规范进行综合性评估。结果行政办公室的粉尘、SO_2和噪声合格率均为100.0%;机测粉尘浓度有5次超过职业卫生长时间接触允许浓度,超标率6.5%、合格率93.5%,捣固站噪声强度77次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超标率为100.0%、合格率为零。结论炼焦单元机测粉尘危害和捣固机噪声危害较严重,须加强工程技术防护、个体防护、职业卫生管理,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2017年04期 v.32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11—2015年甘肃省白银市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李江涛;

    目的了解甘肃省白银市法定报告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实施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方案等进行法定传染病的诊断与网络报告,使用Excel 2007和Spss 22.0软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2011—2015年白银市累计报告呼吸道传染病8种11 477例,发病率133.54/10万;各年度发病率分别为138.99/10万、179.48/10万、136.94/10万、115.80/10万和96.9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186.34,P<0.01);报告病例数较多的是肺结核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猩红热和风疹,占呼吸道传染病总数的99.53%;报告病例主要为农民及学生,占总病例数的75.51%,各病种职业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 171.375,P<0.01);男性报告发病率79.69/10万,女性53.8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79,P<0.01);病例报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构成比较高,占报告发病总数的67.39%。结论肺结核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猩红热及风疹是白银市呼吸道传染病的重点病种,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及托幼儿童是报告发病的重点人群。

    2017年04期 v.32 22-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2012—2016年新疆巴州外环境禽流感监测分析

    孔席丽;许春晓;

    目的分析2012—2016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禽流感外环境监测结果,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和预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巴州各县(市)外环境标本,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FluA,阳性者进一步检测H5、H9和H7亚型。结果采集的680份外环境标本中,阳性106份、总阳性率15.59%,其中103份为H9;阳性率最高的标本为笼具表面擦拭标本(20.11%)、来自城乡活禽市场(26.33%)和家禽屠宰加工厂(26.09%)的标本,第一季度(28.96%)和2015年(25.93%)检测阳性率最高。结论巴州活禽市场和家禽屠宰加工厂存在禽流感病毒,活禽市场是人暴露禽流感病毒的高危场所,应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2017年04期 v.32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兰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因监测分析

    李普;李盛;王金玉;李守禹;王宇红;冯亚莉;张展翔;魏晋林;李守凯;贾清;王龄庆;余加林;

    目的了解甘肃省兰州市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及顺位,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为加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选取2014─2015年兰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5年兰州市共报告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491人,死亡率为1.58‰(标化死亡率1.53‰);以新生儿最多230人、占46.85%;男性(占64.36%)死亡比例高于女性(占35.64%);位居死亡前五位的原因分别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呼吸系统疾病及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占死亡总数的79.43%;不同性别、不同季节5岁以下儿童前二位死因同总顺位一致;新生儿、婴儿和1~4岁儿童首位死因分别是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女性死亡比例高于男性(χ~2=8.361,P<0.05);婴儿、1~4岁儿童的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高于新生儿。结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及呼吸系统疾病是威胁兰州市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但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应针对具体情况加强5岁以下儿童卫生保健工作。

    2017年04期 v.32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艾滋病病人与HIV感染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张录国;马军民;库木斯艾;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治疗效果,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策略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奇台县某医院接受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111例病人,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奇台县在治疗病人111例,平均年龄(40.91±9.66)岁,男女比例1.2∶1,其中21~40岁占46.84%;少数民族占多数,其中维吾尔族占68.47%;异性性传播为主要感染途径占56.76%,其次为静脉吸毒传播占31.53%;服药依从性90.00%~100.00%,平均93.44%;治疗后不同时间CD4+T淋巴细胞均数均有所回升,其中以治疗后6个月增长速度较快,病毒载量变化在治疗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05,P>0.05)。结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确有明显疗效,治疗过程中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对抗病毒治疗成功意义重大,良好的依从性是成功的关键。

    2017年04期 v.32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调查

    白学礼;张涛;周庚;田涛;卢世堂;魏浩;

    目的了解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虫的种群组成与数量分布,为预防鼠传疾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鼠疫动物和昆虫监测方法,分类鉴定捕获的鼠和蚤并统计计数。结果共发现啮齿动物3目6科9属12种130只,其中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占37.69%)、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占29.23%)和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占12.31%)为优势种,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占6.92%)、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占5.38%)、阿拉善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 alaschanicus(占2.31%)、草兔Lepus capensis(占1.54%)和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占1.54%)为常见种;在沙坡头旅游区首次发现有大沙鼠R.opimus分布,为宁夏新记录,发现跳蚤3科6属7种,其中同形客蚤指名亚种Xenopsylla conformis conformis(占74.51%)为优势种,秃病蚤田鼠亚种Nosopsyllus laeviceps ellobii(占9.35%)、长突眼蚤Ophthalmopsylla kiritschenkoi(占8.50%)和细钩双蚤Amphipsylla tenuihama(占6.80%)为常见种,人蚤Pulex irritans(占0.28%)、长吻角头蚤Echidnophaga oschanini(占0.28%)和双蚤属未定种Amphipsylla sp.(占0.28%)为稀有种。结论中卫市沙坡头区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蚤种类丰富,沙坡头旅游区广泛分布有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及同形客蚤指名亚种Xenopsylla conformis conformis,其数量较多;该地区基本具备动物鼠疫流行的条件,需高度重视、适时监测。

    2017年04期 v.32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12—2016年甘肃省某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冯淑贤;李喜梅;香金萍;

    目的统计分析甘肃省某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病例,研究住院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及特点。方法收集2012—2016年该院住院死亡病例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全院总病死率0.45%,男女病死率比为2.10∶1,男性病死率(0.62%)明显高于女性(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97,P<0.05);不同年龄组人群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196,P<0.05),75岁及以上组病死率最高;死因顺位前五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起源于围生期的疾病,55岁以上根本死因以急性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病、恶性肿瘤、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出血为主(51.76%),5岁以下年龄组死因以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先天性心脏病、肺发育不良为主(45.54%)。结论医院应针对不同疾病、不同年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同时加强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高有效的医疗救治,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2017年04期 v.32 37-3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10—2016年兰州市城关区0~5岁儿童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魏霞;

    目的掌握2010—2016年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0~5岁儿童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流行特征及趋势,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方法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导出2010—2016年法定传染病个案信息,分析0~5岁组儿童传染病个案信息资料。结果 0~5岁儿童传染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9种17 520例,发病率4 357.01/10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居前六位的传染病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痢疾、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和流行性感冒,占发病总数98.25%;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1.48∶1。结论兰州市城关区0~5儿童的疾病防控重点是肠道传染病,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

    2017年04期 v.32 40-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山丹县社区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王路军;张海芳;

    目的了解甘肃省山丹县社区法定传染病发病规律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3─2015年上报的山丹县社区传染病疫情资料,比较主要病种、年龄、性别、职业和季节等方面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 2013─2015年山丹县社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8种644例,年均发病率340.39/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7.416,P<0.05),年均死亡率0.53/10万;发病构成以呼吸道、肠道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7.67%,其中肺结核病、病毒性肝炎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占发病总数的82.76%;季节特征明显,在冬季、春夏之交和秋冬之交形成高峰;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31∶1;年龄集中在10岁以下和50岁以上人群,占发病总数的73.91%;农民工和散居儿童发病较高,分别占34.16%和26.24%。结论甘肃省山丹县社区传染病流行强度逐年下降,肺结核病、病毒性肝炎和其他感染性腹泻是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应针对不同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加大重点传染病防控,实施以加强社区预防、健康教育和疫情监测等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2017年04期 v.32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14—2016年甘肃省高台县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

    蒲秀华;邢彬;

    目的了解甘肃省高台县布鲁氏菌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动态,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6年高台县布鲁氏菌病监测资料、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布鲁氏菌病病例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同期高台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畜间布鲁氏菌病监测资料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6年高台县共报告人间布鲁氏菌病35例,年均发病率7.40/10万,2016年发病率最高(13.95/10万)、2015年最低(3.16/10万);全县9个镇除城关镇外8个镇均有病例报告,巷道镇和罗城镇发病数较多;畜间共检测羊血清63 004份,检出阳性440份、检出率0.70%;检测牛血清5 930份,未检出阳性;畜间疫情除城关镇未检出阳性外,其余8个镇均检出阳性,尤以养殖业较多的巷道镇和罗城镇高,分别占发病总数的50.00%和20.90%;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夏季为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以养殖户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8.57%,其次为农民。结论 2014─2016年高台县布鲁氏菌病发病呈上升趋势,人畜间发病趋势一致,建议各部门重视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加强协作、落实联防联控机制、培养专业队伍,及时遏制布鲁氏菌病疫情。

    2017年04期 v.32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08—2016年新疆和布克赛尔县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分析

    贺金华;刘艳慧;崔祥军;

    目的分析2008—2016年新疆和布克赛尔县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血清学检测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实验(RB-PT)及试管凝集实验(SAT),诊断参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SAT滴度高于1∶100++判定为阳性;结合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布鲁氏菌病病例。结果 2008—2016年和布克赛尔县共调查重点人群3 535人,采集血清3 535份,血清学检测阳性60份,阳性率为1.70%;2014年阳性率最高(5.93%),2009年最低(0.00),呈逐年上升趋势(χ~2=95.09,P<0.05);以30岁~组阳性率最高(2.38%)、男性(2.54%)高于女性(1.08%)、学生(4.17%)高于其他职业,蒙古族(2.22%)高于哈萨克族(1.66%)和汉族(0.93%),查干库勒乡(4.38%)高于其他乡(镇、场)。结论新疆和布克赛尔县人间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阳性率逐年上升,应加大宣传教育工作,保护易感人群,将布鲁氏菌病防治的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生课堂;畜牧部门加强牲畜管理,控制并清除传染源;加强高危人群的个人防护,减少感染机会。

    2017年04期 v.32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16年甘肃省白银市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病原学与耐药性分析

    李梅基;张小梅;强丽红;卢旭升;王彦博;陈安明;

    目的了解甘肃省白银市食源性疾病病人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o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的分布、毒力基因和耐药性,为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从白银市347份食源性疾病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并用多重PCR方法鉴定DEC,再结合生化实验验证,根据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347份粪便标本中共检出DEC 123株,检出率为35.45%;其中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AEC)检出最多(74株,21.33%),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各23株(各为6.63%),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EIEC)3株(0.86%),未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347例病人中,男性200例,检出DEC 66株、阳性率为33.00%,女性147例,检出DEC 57株、阳性率38.78%;5岁及以下儿童196例,检出DEC 75株、阳性率38.27%,19岁~共104例,检出DEC 37株、阳性率35.58%;123株DEC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和复方磺胺耐药性较高。结论白银市食源性疾病病人中DEC感染普遍存在,并以EAEC、ETEC和EPEC菌株感染为主,菌株的耐药性较强、耐药谱广,基因型呈多态分布。

    2017年04期 v.32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白银市艾滋病疫情分析

    刘志琦;罗文晓;刘慧蓉;马骥雄;

    目的分析甘肃省白银市"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艾滋病感染状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十三五"期间艾滋病防控相关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xcel数据库整理并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十二五"期间白银市HIV/AIDS疫情报告资料。结果 "十二五"期间白银市艾滋病疫情逐年上升,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102例,死亡10例;全市5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白银区病例数最多、占55.88%(57/102);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11.75∶1;年龄集中于20~49岁,占90.20%(92/102);以初中和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为主,分别占31.37%(32/102);居前三位的职业分别是家务及无(待)业者、农民(民工)和工人,分别占45.10%(46/102)、21.57%(22/102)和10.78%(11/102);未婚报告例数最多,占44.12%(44/102);以性途径传播为主,占89.21%(91/102)。结论白银市虽处于艾滋病低流行地区,但是艾滋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十三五"期间,应继续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加大艾滋病防控工作力度,有效地遏制并防止艾滋病疫情蔓延流行。

    2017年04期 v.32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掖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分析

    王龙云;张蓬;银万栋;

    目的分析2016年甘肃省张掖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数据,为制定张掖市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张掖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自愿咨询检测者的人口学、行为学等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共有1 360人进行咨询检测,HIV阳性检出率为2.65%;36人确诊阳性的求询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54岁,平均年龄(32.97±10.68)岁,以青壮年为主;求询原因以不安全性行为为主,男男性行为史阳性率最高(50.00%),不同求询原因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02,P<0.01);男女检测比例为1∶2.04,且男性阳性检出率(7.61%)高于女性(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5,P<0.01);离异或丧偶人群阳性率最高(7.41%),其次为未婚(4.50%)和已婚有配偶(1.81%),不同婚姻状况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P<0.01)。结论张掖市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以性传播途径为主,青壮年及男男性行为人群是艾滋病的易感人群,应加强青壮年及男男性行为人群防控艾滋病的干预力度。

    2017年04期 v.32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宁夏首例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调查

    周娟;周莉薇;张颖;高海涛;

    目的了解宁夏首例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及时掌握宁夏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菌群血清群变迁动向,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提供参考。方法依照《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监测方案》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WS 295-2008,开展病例的个案调查、消毒隔离、实验室检测和病例判定。结果2015年1月报告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采集该病例脑脊液标本经检测为Y/W135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阳性;病人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免疫史;12名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经培养未分离到N.m;病人所在地的医疗机构、学校和所在村主动搜索未发现疑似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漏报病例,采取隔离治疗措施直至疫情结束;病例诊断为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结论该病例为宁夏首例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其所在地应进一步加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监测,落实常规免疫,并开展带菌状况和免疫水平调查。

    2017年04期 v.32 61-6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11—2015年奇台县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刘怀玉;李青;

    目的了解新疆奇台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描述性分析2011—2015年在奇台县监测医院分娩的12 155名围产儿出生缺陷的数据。结果监测人口占出生人口的98.52%,出生缺陷发生率81.45/万,其中男性发生率78.89/万、女性发生率84.24/万,农村发生率94.30/万、城镇发生率56.15/万,前五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唇裂、多指(趾)、神经管畸形、小耳(副耳);不同性别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不同地域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3,P<0.05)。结论需加强优生知识宣传、优生咨询、育龄妇女健康教育和婚前保健,同时加强早孕期保健及孕期营养指导和孕前孕期干预力度,提高孕早期出生缺陷的检测技术,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前诊断,提高宫内诊断技术。

    2017年04期 v.32 63-6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实验室检测

  • 当归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及健康风险评价

    崔琴;李拥军;刘小云;

    目的了解甘肃省道地产区当归中Mn,Cu,Zn,Mo和Cr的含量,评价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方法在甘肃当归的道地产区选取7个采样点共50份样品,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当归中Mn,Cu,Zn,Mo和Cr 5种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当归中Mn,Cu,Zn,Mo和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332 mg/kg,6.105 mg/kg,19.940 mg/kg,0.575 mg/kg和3.370 mg/kg,危害商HQ值的大小为Cr>Mn>Cu>Mo>Zn,危害指数HI<1。结论甘肃省道地产区当归中Mn,Cu,Zn,Mo和Cr这5种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对人体健康不存在风险,但是Mn和Cr的日摄入量超出了WHO《药用植物质量控制方法》中的限量规定,故应加以控制。

    2017年04期 v.32 65-6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非脱羧勒克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方法建立

    兰光;孙建云;董锟;吕卫民;张阳;申艳琴;

    目的利用不同的内切酶和电泳条件评价非脱羧勒克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实验方法,建立一系列非脱羧勒克菌的PFGE方法。方法 2013—2015年从甘肃省某婴儿奶粉加工企业车间的环境和原料中分离非脱羧勒克菌,利用溶菌酶和蛋白酶K对其裂解后,选用不同的内切酶对胶块内的核酸进行酶切,脉冲场电泳后评价分析电泳图谱,得到最佳实验方案。结果经过几种内切酶的对比试验后,发现SpeⅠ酶在本试验方案中反应稳定,酶切后条带大约为17~21条,且分布均匀,更适合用于图谱分析。结论本研究确定了非脱羧勒克菌的PFGE方法,可以为非脱羧勒克菌在食品、药品等加工过程的污染以及医院感染监测,提供溯源技术手段。

    2017年04期 v.32 68-7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5—2016年乌鲁木齐市食品微生物指标菌监测分析

    牟文婷;陈国利;王启果;

    目的了解2015—2016年新疆乌鲁木齐市部分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分析其变化趋势,为食品卫生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5年和2016年抽检的5类食品(油炸、凉菜、熟肉制品、冷饮和米面制品)1 239份样品中的微生物指标菌。结果 2015年与2016年各类食品菌落总数的合格率为82.1%和84.3%,油炸食品的菌落总数合格率最高、分别为94.4%和100.0%,凉拌菜菌落总数总合格率最低、分别为81.0%和81.3%,2015年和2016年各类食品大肠菌群的总合格率为90.7%和93.2%,油炸食品大肠菌群合格率最高,均为100.0%,凉拌菜大肠菌群合格率最低、分别为87.3%和90.4%;2015年和2016年第三季度微生物指标菌合格率最低,分别为75.5%、83.2%和81.5%、88.4%。结论 2015年和2016年食品微生物指标菌合格率较好,但凉拌菜的合格率较低;微生物指标菌合格率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今后应重点加强对凉拌菜的监督管理。

    2017年04期 v.32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DSD-FWAs的含量调查

    段秋燕;尚立成;仇文轩;赵振艳;王娟;

    目的调查甘肃省白银市市售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11种双三嗪基氨基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DSD-FWAs)的污染现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FLD)法对市售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11种双三嗪基氨基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08份样品中21份样品检出荧光增白剂,检出率19.44%;11种荧光增白剂均有检出,其中C.I.113检出率最高(10.19%)、C.I.220检出均值最高(117.01 mg/kg)。结论白银市市售纸质食品包装材料DSD-FWAs检出率较高,政府部门需加强其风险监测和监管。

    2017年04期 v.32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水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情况调查

    王娟;尚立成;仇文轩;赵振艳;段秋燕;

    目的了解甘肃省白银市市售水果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DTCs)农药残留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水果样品119份,以气相色谱法(FPD-S)进行测定。结果采集的样品中,31份样品检出DTCs,其含量范围为(0.01~0.18)mg/kg,总检出率26.05%;其中葡萄(40.00%)和苹果(31.58%)的检出率最高,同时葡萄(0.18 mg/kg)和苹果(0.11 mg/kg)的检出值也最高。结论白银市市售水果中DTCs农药检出率比较高,抽样的几种水果均有检出,但检出值比较低,均低于标准限值。

    2017年04期 v.32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饮水卫生

  • 2013—2015年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调查

    刘琼;王金玉;李盛;李普;李守禹;冯亚莉;王宇红;贾清;王龄庆;成振香;余加琳;张英;

    目的了解甘肃省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卫生管理状况。方法 2013—2015年整群选取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471个进行卫生管理状况问卷调查。结果 471个供水工程中,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占89.0%,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水源者分别占52.9%和47.1%,解决缺水问题、缺水污染水者分别占78.6%和9.8%,供水进行处理、未处理者分别占71.3%和28.7%,供水无消毒设备、无消毒的工程占48.6%,供水消毒使用二氧化氯、复合二氧化氯、液氯和一氯胺者分别占31.5%、7.9%、9.6%和0.4%,消毒设备按要求使用和偶尔使用者分别占38.2%和13.2%;2014年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比例(χ~2=45.128)、地下水源工程比例(χ~2=5.676)、解决缺水污染水问题工程比例(χ~2=26.647)、供水未处理工程比例(χ~2=17.984)、以及复合二氧化氯(χ~2=51.412)、液氯消毒的工程比例(χ~2=15.621)均上升(均P<0.05)。结论兰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由解决缺水问题过度到安全饮水问题,但卫生管理形式严峻。

    2017年04期 v.32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武威市水中微生物污染现状调查

    管凌云;康禄才;黄廷瑞;

    目的了解甘肃省武威市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中的微生物现状,为水质卫生监督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49-2006,检测水样中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4项微生物指标。结果 2015年武威市共检测水样1 272份,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各636份,检测各类微生物指标样本2 544份,合格2 489份、合格率97.84%;城市生活饮用水合格率(100.00%)高于农村(9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74,P<0.01);枯水期合格率(93.40%)高于丰水期(9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5,P>0.01);泉水和江河水合格率最高(均为100.00%),溪水合格率最低(71.74%),不同水源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28,P<0.01);二次供水合格率最高(100.00%),末梢水最低(92.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1,P>0.05);天祝藏族自治县水样合格率最高(100.00%),古浪县最低(73.88%),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94.918,P<0.05);影响水样合格率的微生物指标主要有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结论 2015年武威市水中微生物指标中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偏低,应进一步加强相关指标的监测,控制水中微生物的污染。

    2017年04期 v.32 83-8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2016年武威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王建勋;杨泽;黄廷瑞;沈丽丽;

    目的分析甘肃省武威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饮用水质量、保障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2016年武威市636个集中式供水点的基本情况,按不同供水方式分组对比进行分析。结果 636个集中式供水点以未处理的最多254个、占总供水的39.94%,其次为沉淀过滤(238个)和常规处理(120个);沉淀过滤生活饮用水的总硬度(t=-1.10)、硝酸盐氮(t=-5.50)、溶解性总固体(t=0.40)、氯化物(t=0.69)、硫酸盐(t=0.43)和菌落总数(t=2.01)高于常规处理生活饮用水(均P<0.05);未处理生活饮用水的总硬度(t=-0.20)、溶解性总固体(t=0.33)、氯化物(t=1.22)、硫酸盐(t=0.40)、氟化物(t=12.32)、菌落总数(t=0.25)亦高于常规处理生活饮用水(均P<0.05);沉淀过滤生活饮用水中氨氮(t=3.32)、浑浊度(t=4.22)和pH值(t=16.49)低于常规处理生活饮用水(均P<0.05),未处理生活饮用水的氨氮(t=4.23)、浑浊度(t=2.83)和耗氧量(t=3.37)低于常规处理生活饮用水(均P<0.05);常规处理生活饮用水的菌落总数(χ~2=170.62)、总硬度(χ~2=4.13)和硝酸盐氮(χ~2=4.13)达标率高于沉淀过滤生活饮用水(均P<0.05),且菌落总数(χ~2=33.69)、总硬度(χ~2=14.85)、溶解性总固体(χ~2=14.30)、硫酸盐(χ~2=16.53)、氯化物(χ~2=6.36)达标率均高于未处理生活饮用水(均P<0.05)。结论 2016年武威市常规处理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优于沉淀过滤和未处理生活饮用水,供水方式对水质影响较大,饮水卫生状况有待提高。

    2017年04期 v.32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卫生管理

  • 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

    何倩;杨蕾;张泽文;薛磊;玛依沙·达肯;

    目的调查新疆墨玉县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措施提高工作满意度,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方法 2015年11月调查小组以墨玉县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取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墨玉县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总体满意度得分为(115.729±10.513)分;其中领导[(13.654±2.149)分]、同事关系[(13.288±2.162)分]及工作性质[(14.851±2.143)分]等满意度水平较高,晋升[(11.965±2.421)分]、激励[(11.035±2.168)分]及工作流程[(10.512±2.437)分]等满意度较低;普通乡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总工作满意度较高,多重线性分析显示女性的满意度高于男性,有培训机会的满意度高于无培训机会;而随着职称的升高,工作满意度水平反而降低。结论墨玉县乡(镇)卫生院服务人员整体工作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医院及政府部门可根据影响因素采取措施提高工作满意度。

    2017年04期 v.32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结核病防治服务新体系实施效果评价

    许玲;满世军;李剑;王丽英;

    目的分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结核病防治服务新体系转型前后工作实施效果,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3月收集2013年9月8日─2017年2月武威市凉州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各类报表和基础资料,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描述凉州区结核病防治服务新体系实施效果。结果 2015年6月武威市凉州区实施结核病防治服务新体系后,定点医院结核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较新体系实施前增加了1.73倍,但学历(χ~2=0.41)和职称(χ~2=1.93)无明显改善(均P>0.05);2016年初诊肺结核病可疑者就诊率较2014年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9.43,P<0.05);初诊肺结核病可疑者查痰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P>0.05);2016年肺结核病病人登记率较2014年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4,P<0.05);新发涂阳肺结核病病人比例下降(χ~2=3.94,P<0.05),复治涂阳(χ~2=0.38)和初治涂阴(χ~2=0.67)肺结核病病人比例均无明显变化(P>0.05);重症涂阴肺结核病病人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0,P<0.05)。结论武威市凉州区自推行结核病防治服务新体系以来,初诊肺结核病可疑者就诊率和肺结核病病人登记率下降,应强化定点医院的公共卫生职责,并加大补偿力度,逐步实现肺结核病病人诊疗零负担,鼓励病人去定点医院接受规范治疗,以控制肺结核病的发病和流行。

    2017年04期 v.32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征订启事

    <正>《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原名《地方病通报》,创办于1986年5月,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新疆优秀科技期刊,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经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2011年正式更名,刊号ISSN 1000-3711,CN 65-1286/R,本刊被英国《全球健康》数据库(Global Health)、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CA-

    2017年04期 v.32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1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NKI研制成功《医院科研成果统计分析与评价数据库》日前通过专家鉴定

    <正>2017年7月20日,同方知网(CNKI)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研发的《医院科研成果统计分析与评价数据库》召开了专家鉴定会。来自卫生和医疗主管部门、医院科研处、学(协)会等18个单位的20位专家参会,并对该项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

    2017年04期 v.32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获奖论文反馈的通知

    <正>《疾病预防控制通报》自更名以来,得到了新、老作者和读者的关爱,为本刊提供了很多高质量的稿件,有些作者还因此获得了各种奖项。为使期刊更好地发展,本着为广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提供更优质交流平台的目的,本刊现统计2015年至今发表的论文获奖、数据库和索引期刊引用情况,凡发表在本刊的获奖论文,或被国内

    2017年04期 v.32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稿约

    <正>《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原名《地方病通报》,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1992年曾被评为全国基础医学寄生虫学核心期刊,2013年被英国Global Health,CABI收录。主要报道鼠疫、布鲁氏杆菌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氟(砷)中毒病、包虫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肠道寄生虫病、性病/艾滋病、结核病、职业卫生与职业病、计划免疫、放射卫生与放

    2017年04期 v.32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